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教代会
当前位置: 首页>>双代会>>教代会>>正文
贯彻落实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 为把我校建设成地方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2013-05-31 15:03  
——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四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工会会员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校长  张金学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学校发展建设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带领全体师生员工面对国家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竞争压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牡丹江师范学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五年,学校办学规模实现了新的突破。我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校现发展成拥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成人教育等各类在校学生22000余人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20个基础教学院系(部),专业涵盖9个学科门类46个本科专业,完成了国际教育学院等6项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学校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10,583万元,图书馆设施先进、藏书量稳中有升,校园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
    ——这五年,学校办学层次实现了新的跨越。200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重点培育和支持了凝聚态物理等具有发展潜力和特色的优势学科;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这五年,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我校实行了“内涵强校”发展战略,凝练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内涵、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突出特色”办学方针,实施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 特色兴校”三大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均有所突破,省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绩明显,完成了省、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教师科研能力逐步提高,课题与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逐年提升,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完善和构建了“校园、校企、校校”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
    ——这五年,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学校先后成立了牡丹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化工制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宁安市政府签订了校市合作共建协议。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学校通过整合资源,集中优势,重点培育和支持了具有发展潜力和特色的优势学科。2006年凝聚态物理、文艺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体育教育训练学5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重点扶持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7个一级学科。
    (二)调整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准。学校围绕社会需求增设了旅游管理、动漫设计等应用型专业,设置专业方向达到30个。学校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等6个校级重点专业在师资队伍、实验室、语音室、图书资料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共建成4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校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学校新增设4个专业。目前,学校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多学科交叉渗透、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兼备的本科专业体系。学校以专业调整优化为基础,注重课程的调整和优化建设,制定并实施了《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精品课建设,学校新建校级精品课24门(总数达到34门),新建省级精品课程9门(总数达到了14门)。完成了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可实现校内100多门课程资源共享。
    (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学校积极构建和完善“校园、校企、校校”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强调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努力为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素质、能力相协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以提高能力和强化素质为主,学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为突出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推行了“三学期制”改革。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多元化评价方式,学校推行了“结构学分制”。还陆续开展了与牡市6所高校跨校选修、科技人文教育系列讲座、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创新项目等活动。加强实习实训和实验基地建设,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省教育厅“文艺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特种材料产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立项建设。
    (四)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学校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的规定和办法,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十一五”期间,全校教职工在核心期刊以上共发表论文800余篇,71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获得教育部科研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我校“特种材料科技创新团队”获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学校年科研成果奖励金额已经达到170多万。
    (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精心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百名硕士”工程,引进和培养博士29人,硕士127人,专任教师中的硕博比例增加到43%。有3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新秀,有牡丹江市学科带头人11人。学校以精心培育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为重点,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现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培养与互派留学生等多种方式,先后与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向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派遣了留学生,同时接收俄罗斯、格鲁吉亚、韩国、日本等国的学生来校学习进修。学校还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访问,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日益增多。旅游管理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获得教育部中外合作项目,国家汉办对外国人汉语能力测试点(HSK)落户我校。
    (七)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通过开展公益大讲堂、四进社区、校市合作共建以及各专业教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与推广等方式,积极思考和探索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相继组织优秀学生赴宁安市村镇中学进行顶岗实习;与牡丹江市18所中小学签订基础教育合作协议,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在教学交流、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组织51名大学生到牡丹江市31所小学担任心理健康志愿辅导员;开展百名学子撰写牡市百名道德模范事迹活动;与省市相关技术部门和企业开展技术项目合作等。其中,美术系师生独创的书刻造型艺术作品成功进入2010上海世博会展出。
    (八)加强管理,改革和管理迈出新步伐。“十一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初步建成校院两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公开、平等、择优与竞争;积极推进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成了“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经费砍块、包干使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了学生公寓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了学习、管理、教育、服务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学校后勤管理服务突出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创新体制,降低运营成本,对校园绿化、清扫及维护工作实行量化管理;进一步改善伙食管理工作,提高质量,降低价格;严格招标和后勤自修管理,保障与服务作用不断加强。
    (九)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校党委相继开展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高教强省规划、推进内涵强校建设大学习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等活动,学校党建工作经验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省电台、东北网、相关活动简报等多次进行专题报道,我校先后4次在省市相关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学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标兵。学校积极构建关爱型、文化型和节约型“三型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效果显著。2010年,学校胜利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构想。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十)改善办学条件,关注民生。学校先后完成了10号学生公寓扩建、外语教学楼、图书馆二期工程、游泳馆、国际教育学院等建设项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10,583万元。馆藏图书达到105.9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增加到11个。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学生公寓区信息网络全覆盖,校园一卡通工程初步完成。教职工生活待遇明显提高,建成1栋高层教职工住宅,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筹备完成西苑和北苑8.4万多平方米的教职工住宅前期工作,并奠基开工建设;以雇员制、合同制等形式积极安置教职工家属及子女就业;通过出资保障“三险”、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解决了大集体工人、农场青年的工作安置和家属工养老保险问题。通过免费体检、提供医保、提高住房公积金配比标准和校内津贴等方式逐步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从2010年开始,学校每年自筹资金767.47万元补发全校教职工阳光工资,我校教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地域劣势、基础弱势等困难及资源短缺、结构失衡、实力不强、水平不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具体表现在:师资队伍总量不足,整体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办学体制和机制亟需进一步理顺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亟待优化,内涵亟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办学资源和办学空间长期严重不足。内部压力和外部挑战并存,我们要高度重视,从源头上加强治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学校“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新教育观念,以世界的眼光、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改革创新、提升质量”的战略方针,发扬“创新、务实、精细、高效”的治校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工程,拓展国际化办学,重点突出“跨越升级”的主题,贯彻“培养精英、追求卓越”的主线,抓好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努力把牡丹江师范学院建设成为综合实力较强、区域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重点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实现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暂名)的目标。成立“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暂名)”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及黑龙江师范大学筹建机构。比照《大学设置与更名的条件规定》,结合我校现有基础,分解指标,立项建设,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省市共建的合作精神,切实推进省市共建项目。科学规划、和谐发展,全力向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学校更名这一历史性跨越。
    二是实现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和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编制牡丹江师范学院《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列为重点建设项目。2011—2012年,完成组织论证、资源整合、培育方向的前期筹备和建设;2013—2015年,对照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组织队伍,专项建设,积极向省学位委员会申报建设立项,争取被确定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全力推进“三大工程”: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证,着重强调内涵建设,突出质量和特色两个基本点,遵循“一体设计、同步驱动”原则,采取项目推进方式重点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工程。
    大力倡导“四种作风”:作风问题是发展环境问题,我们事业发展的如何关键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作风。作风是形象,是力量,也是保障。一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离开实际情况的调查,就会坠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我们要围绕学校发展大局,紧扣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现状和发展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破解发展中的实际难题。二是要大兴改革创新之风。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立足实际,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三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最重要的不是写到纸上、说在嘴上,而是要把科学的决策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我们要在工作中真正做到用实心说实话、出实招求实功、办实事有实效。四是要大兴团结和谐之风。团结和谐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的各级领导班子,坚持做到团结干事、和谐共事,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重点在以下“十项工作”中实现新突破: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新突破。以师范教育精英化、非师范教育卓越化为目标,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继续推行和完善校园、校校、校企合作的“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实验班”制度和“企业化院系试点”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学科或专业类别范围内的选课制和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制、辅修制和双专业制。强化师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精选教师教育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实施“证书制”管理;非师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和“订单式培养”。提高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契合度,开展校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工作。建立国家、省、校三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体系,以实验区为平台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3个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实施“三段式”、“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力度。探索继续教育培养的新途径。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突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推行精品师范教育,把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脉搏,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科学审视教师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功能定位,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优秀基础教育师资。推行卓越化非师范教育,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适应能力好的高水平应用人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按照“一体设计、分类建设”原则,完善和创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行科学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效率和效果,加强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监控和管理。千方百计提升生源质量、稳定招生规模;千方百计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是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现新突破。鼓励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推广应用“讨论式”、“研究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按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尊重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形成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元化的局面。提高广大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水平,围绕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优秀讲义、多媒体课件,资助20门课件出版。加大自编教材建设,资助20部教材出版,完成2部国家规划教材。加大教学改革立项组织工作及资助力度,积极培育优秀教改成果。建设100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力争每年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达到15项,争取1-2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增建20项左右省级教学成果奖,选择1项教学成果申报201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争取2015年前,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争取3-4个校级教学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面推动大学外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国际化水准。课程建设努力实现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材选用多样化、教学过程开放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深化跨校选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实现高校之间的互通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是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持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和幸福指数。加强教学行政和生活用房、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工厂)建设,四项教学经费持续增加,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各项生均指标达到升格为大学的基本标准。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学校纸质图书达到120万册,电子图书达到8TB,重点学科文献经费达到纸质图书总经费的45%。推进实验室整合与改造工作,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合理增加,梯次配置,提高教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教研仪器总值达到1.6亿元。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校外教学科学实验实训空间。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完成11、12号学生公寓和牡丹江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工作,加大美化、绿化、亮化力度,高标准地加强和改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提升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和幸福指数为目标,实施民生工程,将职工住宅打造成“民心工程”;千方百计惠及民生,让全体教职员工更多地、更好地享受到学校改革发展成果。通过领导接待日、党委书记和校长信箱、校领导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教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增设教师休息室、添加健身器材、组织文体活动等提形式改善高教职工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继续关注和解决学校大龄教职工的婚姻问题。
    五是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重在得人。“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强力推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到2015年,生师比力争达到18:1以下,正高职教师比例达到10%,副高职以上教师比例达到4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15%。启动龙江学者后备人选支持计划,重点培养接近龙江学者后备标准的学科带头人10名。实行“六个一”工程,即培养学术拔尖人才10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培养教学骨干100名,培养科研骨干100名,引进和培养博士力争达到100名。通过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学术研修、海外学术研修和社会工作的方式,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重点培养30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育创新团队。加强对党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选拨5—7名党政管理人员到党校、企事业单位学习和挂职锻炼。持续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百名硕士(讲师)进县区”和“百名企业家进校讲学”三个“100”计划。加大国外人才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进修、讲学的机制,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师资管理体制,培养国际化师资和管理人才队伍。开展师德师风育人标兵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出10名育人标兵。
    六是学科与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加强学科群建设,形成教育研究、文化艺术、社会经济与管理、数理信息、高新材料与化工技术、生物与生物物质化学6大学科群。启动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按省重点学科建设标准,建设若干在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省内先进水平的优势学科。分类开展学科点建设,重点建设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数学、体育学等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培育扶持历史学、艺术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建成1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总数达到8-1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方向)达到40个左右。提升学科队伍层次,导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发展,按照全省和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优先增设软件开发、自动控制、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高新技术专业;加快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动漫、翻译等短缺专业建设;积极发展工商管理、旅游、商务外语、金融会计、食品加工等服务性专业;积极建设人文艺术学科特色专业,提高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文化发展的契合度,形成学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文化发展共生、共进、共赢的局面。
    七是教学科研成果实现新突破。以“找准定位、凝练特色、提高水平、服务社会”为目标,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水平整体提高。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到2015年,年科研经费达到500万元。凝练科研发展方向,鼓励学科间交叉研究,重点围绕区域主导性产业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篇以上,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0篇以上。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围绕牡丹江超硬材料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超硬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产学研的主导功能;建设2—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1—2个校级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和1个省级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发挥历史文化、文艺学、书刻艺术、思想政治理论和环境文化等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优势,建设2—4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成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3—5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获得1—2个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重视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学术交流,积极主办和承办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要实现“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的突破。“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实行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战略,着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介入度,打造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平台,重点开展新材料、生物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与服务;加快区域文化、商务与物流、旅游与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
    八是办学和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先进经验,修订和完善大学章程。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办学体制与有效途径,协调好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目标管理、过程调控、责权清晰、分级负责、绩效考核”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这种院(系)党组织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实现学校和职能部门对院(系)管理在规划、指导、服务、管理、协调上的职能转移,实现在宏观管理、政策管理、目标管理、服务管理上的工作重心转移。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教代会召开定期化、制度化;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制订实施学校重要决策征询意见制度、重要校情通报制度、重要政策公布制度等。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先导,激发办学活力,稳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完成新一轮定编设岗工作,全面推行聘任制。按照“站位全局、服务发展、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的党建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模块化”,构建理论学习、通识学习、专业(业务)学习的学习体系和内容;立足岗位、激发活力,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建立健全权力规范运行制度和专项工程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符合学校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单位。继续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风。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工程和大学精神培育工程,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培育“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思想解放、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支持开展丰富多彩、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卓有成效地开展校园综合治理,构建和谐校园。
    九是对外合作办学实现新的突破。不断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努力建立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等合作平台,进行教师教学科研交流,推进双语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和质量,力争到2015年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5个以上。重点推进与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地区高校的合作,围绕文化艺术交流、校长论坛等形式和载体,继续开展国际文化艺术节活动。到2015年,力争我校长期就读的留学生达到200人左右,实现留学生学历教育的新突破。增强对外汉语教学特色,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做好HSK(国家汉办对外国人汉语能力测试)黑龙江省考试基地建设,努力把我校建成“外国人学汉语首选学校”。
    十是开源节流实现新的突破。参照国家支持西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处于边疆省份的我校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积极推进“省市共建”活动,争取国家和省市在“更名”、“申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中外合作等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校园规划、科技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树立大学经营管理意识,开展与社会机构、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筹建牡丹江师范学院基金会,拓宽筹资融资渠道;加大从各类学费、科研经费、校办产业等渠道筹集经费的力度。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促进资产的整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后勤运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深化学校内部财务制度改革,努力促进增收节支,规范各种财务行为,大力减少差旅费、招待费等行政性支出。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分配系统,实现校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使用率。开展节能降耗活动,降低水、电、煤、油等资源的利用量,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
    新机遇新挑战,催人进取;新目标新任务,令人奋发。让我们站在“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新起点上,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体系,更加扎实的举措,加快跨越升级步伐,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同层次、同区位具有领先地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牡丹江师范学院工会  版权所有